【回顾】典雅迭奏——门德尔松和他的协奏曲
发布时间:2023-11-26
11月21日,一场名为《典雅迭奏——门德尔松和他的协奏曲》的音乐会在浙江音乐学院的标准音乐厅成功上演。本次音乐会是由浙江音乐学院室内管弦乐团呈现,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家科比尼安·阿腾伯格与钢琴家史佳怡联袂演出,为听众带来了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d小调小提琴、钢琴二重奏协奏曲》。这场音乐会是对德国浪漫派代表人物门德尔松及其协奏曲的深度解读,也是对古典音乐艺术的再次献礼。
协奏曲,作为音乐的一种体裁,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它通常由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共同演奏,展现出精湛的技巧和丰富的情感内涵。门德尔松的协奏曲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被誉为音乐界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他的协奏曲作品不仅展示了卓越的音乐才华,更将协奏曲这一音乐形式推向了新的高度。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与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而门德尔松的这部更被公认为是小提琴协奏曲的“压卷之作”。
音乐会开场曲目为《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门德尔松创作的一部广受喜爱的小提琴协奏曲,是门德尔松的第64号作品,作于1938-1844年间,也是其最后一部重要的协奏曲,同时也是最常被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独奏小提琴家科比尼安·阿腾伯格以其精湛的技巧和深情的演绎,将这首曲目的独特魅力完美地呈现在听众面前。全曲共三个乐章,但这三个乐章被作曲家有机地联在一起,一气呵成,是不同于一般的协奏曲。此外,作曲家还省略了乐队长篇的引子部分,仅在一小节的伴奏音型后,主奏小提琴便出场,给人一种爽快、简洁之感。
第一乐章:热情的快板,e小调,奏鸣曲式,是整部作品最著名的乐章。主奏小提琴用少女般的柔情为乐章奠定了梦幻的基调,结尾处的华彩乐段,作曲家表现的依然与开篇那样,直截了当、不落俗套。华彩乐段是作曲家专门留给演奏家在必要或高潮处即兴发挥、大显技巧之能的乐段。它在巴洛克时期已经产生,但其真正确定的是在贝多芬《第五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中,贝多芬取消了之前的即兴演奏,在谱面上将华彩部分明确记谱,并使之有机地纳入了全曲的统一构思中。后辈作曲家们自此也遵从这一点进行创作。科比尼安·阿腾伯格以精湛的技艺和深入的理解,将这首曲子的优雅与激情完美地演绎出来。他的演奏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将观众带入到门德尔松的音乐世界。
第二乐章:行板,D大调,复三段体,这是“门德尔松韵味”得到最集中体现的乐章。小提琴温柔地讲述着古老的故事,乐队为其画满色彩性的装饰,宽广咏唱的6/8拍基本主题,也因演奏速度缓慢而犹如3/4拍甚至摇篮曲的韵味。
第三乐章:从不太快的小快板到活泼的快板,e小调,奏鸣曲式。主奏小提琴此刻演奏的这支旋律虽源于民间舞曲简单而粗犷的音型,但经门德尔松加工后却是那样优雅飘逸,富于动力。在乐队与小提琴的几次对话后,乐曲进入了主部主题,旋律的进行充满棱角,连弓与断弓的交替加上节奏重音的强调,表现了作曲家本人的机敏才智和浪漫主义的超然情趣。在这部作品中,门德尔松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上完成得极好,没有一味地追求感情的抒发,作品是那样的静观超然而又热情洋溢。我们在聆听音乐的感动之余,获得了对生活的感悟,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第二首演出曲目是《d小调小提琴、钢琴二重奏协奏曲》,这部作品是门德尔松创作的另一部二重奏协奏曲。如果说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小提琴协奏曲的“压卷之作”,那么《d小调小提琴、钢琴双重协奏曲》可能就是被门德尔松废掉的“不成功之作”。因为这部没有编号的作品是在门德尔松去世后,被人们纸堆中发现的。门德尔松创作该作品时年纪仅14岁,然而这首作品有着异常优美的旋律,无疑是古典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小提琴与钢琴的完美配合,展现了门德尔松对室内乐的深厚造诣。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音乐开始大提琴带领着乐队展现第一主题,小提琴带入激昂的旋律,乐队与小提琴轮转交错后钢琴有力的弹奏第二主题。其后钢琴低音和小提琴以丰富的对位手法展现第一主题,活泼的旋律仿佛盛夏的光。发展部密集的和弦将情绪继续推高,如同疾风掠地。小提琴又如温情的手,将情绪抚平,钢琴华彩又掀起波澜,尾奏高亢壮阔。
第二乐章:柔板,奏鸣曲式。由乐队奏出第一主题,钢琴紧接着重复,小提琴紧跟其后。发展部由两独奏器对位展开,稍短的第二主题后音乐再次回到第一主题,递进发展,美妙动听。
第三乐章:激动的快板,回旋曲式。钢琴以跳跃的音符开始,小提琴积极与钢琴展开对位奏出第一主题。一段急速后稍稍放慢,再一次加速并和乐队形成复调,震撼辉煌。
乐曲的三个乐章都非常动听,给人明媚鲜亮之感。第二乐章更是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意境通透,浪漫的气息清晰可闻,是作曲家浪漫情怀倾泻,毫无朦胧之感,是触手可及的现实世界。乐队偶有的复调也掩盖不住的“满园春色”。小提琴家科比尼安·阿腾伯格与钢琴家史佳怡以其出色的音乐理解力和精湛的演奏技巧,将这部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
来源 | 管弦系
文字 | 刘 辰
编辑 | 黄子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