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室内乐音乐节|长安三重奏勃拉姆斯作品专场音乐会
发布时间:2023-11-22
11月18日晚,小提琴演奏家田晖、大提琴家朱利安•朗福德、钢琴家方瑞琪三位演奏家在现代音乐厅为观众献上属于这冬日的勃拉姆斯的两部室内乐作品。
上半场,由三名演奏者演奏勃拉姆斯1880-1882年创作的《C大调第二钢琴三重奏》Op.87。这学期的勃拉姆斯作品最为“激进”和“活跃”,乐曲由钢琴、小提琴、大提琴所演奏,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快板,奏鸣曲式。这首曲子以大提琴与小提琴的八度和弦为主题,营造出一种宽广的气氛,大提琴与小提琴不断对话,钢琴快速流动的音符,把听众的情绪推到高点。第二乐章是一段稍快的行板,音乐充斥着浓烈的匈牙利民族舞蹈风格。第三乐章为谐谑曲—急板,勃拉姆斯运用钢琴的旋律赋格技巧,巧妙地将谐谑曲独特的幽默感扩展开来,每一个音符都隐藏着感情的充盈洋溢和压制内敛。第四乐章为终曲—愉快的快板,沿着第三乐章的情感进行演绎与发展,显露出勃拉姆斯节制又深厚的感性世界。
下半场,演出了勃拉姆斯的《B大调第一号钢琴三重奏》Op.8。整部作品共分四个乐章,从调式的安排来看,B大调这种优雅明亮的基调,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三位演奏家用坚实的功底以及细腻的柔情将这部室内乐缓缓叙述。第一乐章乐曲开始,由钢琴弱起与大提琴延长音形成的三度和谐、宽广的和声旋律,使第一主题旋律变得优美柔和,充分展现出一幅活力十足、层次分明的音乐场景。第二乐章诙谐曲中,音乐的强弱反差很大,一开始是大提琴充满力量的声音,接着钢琴的“断音”也随之响起,节奏欢快,就像是一支整齐的军队,随着小提琴的长音、重音的逐步加入,音乐变得更加紧张,当三重音的强烈突破了迷雾的笼罩,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终,乐章以一种不寻常的、相隔三个八度音阶的升 F和弦告终,引起听众的无限遐想。第三乐章是慢板,采用了一种与“舒伯特式”忧郁风格相似的“如画的”主题。末乐章快板,乐曲回到b小调,勃拉姆斯音乐中的情感厚度,令人久久回味。
勃拉姆斯的音乐语言质朴、晦涩但情感丰富;其独特且多样的乐器搭配方式,充分展现出交响乐的效果。三位演奏家绝妙地配合,让勃拉姆斯的作品更显浪漫主义色彩,观众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不禁回忆过往、憧憬未来。
来源 | 管弦系
文字 | 李芊锐
编辑 | 卢涟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