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文学的力量 献上最美的乐章——管弦系学生参演“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
发布时间:2023-11-212023 中国文学盛典 · 茅盾文学奖之夜
钱江观潮涌,画卷尽斑斓。近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在茅盾故里——浙江乌镇举行。群星闪烁,灯火辉煌,大家相聚在文学殿堂,共同领受文学和时代赋予的熠熠荣光。
当晚,浙江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和室内管弦乐团的成员们以精湛的技艺和深情的演绎为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写故事的人》《灯火里的中国》进行伴奏,并在五位获奖作家的颁奖礼上进行演奏,一首首经典曲目配合着独属于获奖作品的主题短片,美妙的音乐渲染了整场的气氛,令现场观众沉醉其中,难以忘怀。演出还得到了相关部门和领导的一致好评,乐团富有朝气、活力的精神面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盛典活动的前期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11月13日起,乐团的成员们就开始在校内进行彩排。大家各司其职、全力配合,在无数次重复排练中,成员们充分发挥管弦人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使得整体演奏效果发挥到极致。
此次盛典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国文学界树立了标杆,也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和读者提供了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通过此次活动,参演的师生们纷纷表示感受到新时代作家昂扬向上、勇攀高峰的志向和努力,以及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卓越成就,接下来要多阅读、多写作,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成为新时代优秀的文艺工作者。
参 演 学 生 感 悟
213班学生马睿晗
很荣幸能成为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的演奏员,能在如此盛大且神圣的场合为文学界的老师们演奏。从雪山大地到广袤乡村,从历史烟云到城市日常,作家们以细致入微的眼光,观察、思考、记录时代,用手中的生花妙笔,书写出属于文学的有力强音。我了解到了很多文学知识,见到了很多文学界的领军者,他们对文学执着的追求,让我学习到了攀登者的精神。
213班学生黎悦阳
11月19日,“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将在茅盾先生故里——浙江乌镇隆重举行。作为管弦系的一份子,我有幸参与了这场文学盛典的录制。在现场,每一位获奖作者的致奖词都有触动我的部分。《雪山大地》的作者杨志军说“用父辈的荣光唤醒我们的理想,用拓荒者的篝火映亮今天的夜空”;《宝水》的作者乔叶说“弱水三千,取一瓢饮,这一瓢水必然是时代的成分”;《本巴》的作者刘亮程让我明白“这个世界即使被大人看过无数遍,也永远需要用孩子的天真之眼再看一遍”;在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中领悟到:“那些为理想付出生命的人,值得被后人永久地铭记”;《回响》的作者东西有句话让我影响深刻:“在心灵里找到现实,在罪里找到罚,在逃避里找到责任,在猜疑中找到信任,在内疚中找到爱。”参与本次茅盾文学奖活动,我受益颇丰,本届获奖作品无不是讲述中国故事、赓续中华文脉的杰作。
232班学生洪睿诚
作为这次茅盾文学奖的参演人员,我感到十分的荣幸。这是一次开阔眼界的经历,积累了经验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几天的紧凑排练和演出使我们体会到了辛苦但充实的生活。茅盾文学奖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所涉及的广泛题材和深刻内涵,更在于它所传递的那种对文学的热爱和尊重。每一次阅读参选作品,我都能深深感受到作者们对文字的敬畏和对文学的执着。我期待未来有更多的机会去感受文学的魅力,去挖掘生活的深度,去追求文字的高度。
201班学生郑欣语
非常荣幸能参与这次茅盾文学奖之夜的演出。在现场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我国经典红色作品的文化精髓以及其蕴含的丰富历史影响力。获奖的五部作品《雪山大地》、《宝水》、《本巴》、《千里江山图》、《回响》,在每部获奖作品的VCR前都有讲述他们的创作故事,彰显了新时代文学深深扎根于人民大地,与历史传统和当下生活的血肉联系。仿佛将观众们都带回了那个背景年代,身临其境!整场晚会包含了许多耳熟能详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写故事的人》、《灯火里的中国》等,也有春晚舞蹈节目《碇步桥》,体现出了独具一格的江南美学色彩。以文学为本,以作家为主体,向所有创作者和幕后英雄们致敬!
202班学生杨烨
感谢学校带领我们参加《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在这两天的排练和演出中,我们长号班领略了文学的魅力,在一部部短片中,我们看到了获奖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对人文的关怀。在浙江这个文化大省,在茅盾先生的故乡,参加这种文学盛会,遇见了众多文学巨匠,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让人如痴如醉!
213班学生胡子怡
我很荣幸,有机会能够参加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的演出活动,作为浙江音乐学院的一名管弦系学生,很高兴自己的专业能够为这次颁奖仪式贡献一份力,其中来自甘肃冶力关小学孩子们演唱的《夜空中最亮的星》令我动容,国家帮扶推动教育文学事业的发展,让孩子们有了更好的教育环境,舞台上孩子们一本本展开的书,像是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星。来到了茅盾先生的故居乌镇,让我不仅体会到了江南水乡恬静之美,更是探寻到了文学的巨大魅力。乌村——人美、水美,意趣之美;此次“茅盾文学奖”演出之旅,令我获益匪浅。
22研学生何源千慧
非常荣幸能够代表管弦系的一份子参与到“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的排练与演出。本届茅盾文学奖重回茅盾先生故里颁奖,这不仅是对前辈作家的真诚致敬,也是对文学事业的深情礼赞,更是对新时代文学繁荣发展的希冀与展望。在联排和典礼期间,让我最难忘的一句话便是杨志军老师获奖感言里说道:“写作者的精神纬度无比重要,他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永远的攀登者。”这不禁让我感慨,对于在音乐道路上求学的我们何尝不是所需要拥有的另一个名字,通过这次活动,我收获了宝贵的体验。感谢学校和管弦系提供了这样非同寻常的演出机会,在今后的学习之路上我也会做一名永远的攀登者!
来源 | 管弦系
编辑 | 何源千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