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室内乐音乐节|古典 · 浪漫 · 印象——品三重奏专场音乐会
发布时间:2023-11-25
11月20日,第六届国际室内乐音乐节上演“古典·浪漫·印象——品三重奏专场音乐会”,本场音乐会由音乐会[品]三重奏(OPUS Trio)演奏,常驻演奏家由上海音乐学院钢琴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雅马哈教育家崔岚,小提琴演奏家、上音附中小提琴专业教师宋阳,和上海爱乐乐团大提琴首席吴敏喆组成,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场兼具古典规整、浪漫奔放与印象朦胧的音乐盛宴,并以本场音乐会纪念勃拉姆斯诞辰180周年。
音乐会开场演奏了古典音乐巨匠莫扎特的《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该作品展现出严谨的格调和结构,采用回旋曲式。首先由钢琴独奏呈现主题,随后乐队全奏反复演绎,三者相互呼应。小提琴手法细腻,大提琴与钢琴形成一问一答的形式,营造出浓厚的音乐氛围。这三位表演者的默契配合,完美地展现了莫扎特式的古典风格。
随后,观众们进入了印象主义音乐的领域,欣赏了德彪西的《G大调钢琴三重奏》。这首作品充满了细腻柔美的音色,仿佛将观众们带入一个充满色彩和光影的印象派绘画中。
在音乐会的下半场,1833到2023,勃拉姆斯的音乐跨越190年,奏响音乐厅。20岁出头的勃拉姆斯并未急于去写大型作品,他放弃了篇幅宏大的交响曲,小型室内乐在他的早期创作中得到宠幸,最突出的则是钢琴重奏体裁,其中三重奏的创作应是勃拉姆斯最精彩的创作历程,这一体裁也为他后来的钢琴音乐作品奠定了无可厚非的基础。
品三重奏
OPUS Trio
《B大调钢琴三重奏》是勃拉姆斯创作的第一首钢琴三重奏,同时也是他发表的第一部室内乐作品,《B大调第一钢琴三重奏》(第一版)可以说确立了他早期的音乐风格,即明亮愉悦、极力追求古典主义音乐的均衡。但正是这种过于追求古典主义音乐的模式化,使得他在1853年完成创作第一版本的《B大调第一钢琴三重奏》之后,又在晚年通过一生的创作经验对这一版本进行修改,形成了1891年的修改版。修改后的乐曲三声部平衡发展、和声更具饱满,旋律声部在开头小节直接出现,省去了过多的铺垫从而使全曲迅速进入应有的情绪基调。可以说,这一首作品贯穿了勃拉姆斯的一生。
钢琴的第一个和弦的落下,饱含深情的旋律顷刻泄出,大提琴与小提琴相互交织,诉说着勃拉姆斯一生的故事。正是在这看似最具古典形式的体裁内,勃拉姆斯唱出了最具浪漫情怀的歌。音乐会在充满激情的旋律中落下帷幕,音乐跨越了时空,带着百年的故事与情感与我们的心灵产生共鸣,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与回味。
来源 | 管弦系
文字 | 张毓家
编辑 | 何源千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