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浙音举办法国演奏家皮埃尔·杰尼森单簧管大师班暨音乐会

发布时间:2023-05-16

 

今年5月,著名法国单簧管演奏家、卡尔·尼尔森国际音乐比赛冠军、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任教的皮埃尔·杰尼森(Pierre Génisson)开启了他的中国行。皮埃尔应邀在浙音管弦系开展了为期2天的学术交流,这是他第二次来到美丽的浙音校园。

在9日至10日的大师班上,皮埃尔悉心指导了12位学生的演奏,曲目涵盖了莫扎特的《A大调协奏曲》、勃拉姆斯的《降E大调奏鸣曲》、杰尼索夫的《单簧管奏鸣曲》以及梅西安的《鸟儿的深渊》等不同历史时期单簧管经典作品。

 

皮埃尔十分强调演奏中节奏与音准的把控,建议用分拍的概念解决复杂节奏难点,在精准的节奏中演绎流动的音乐;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倾听音准是否与钢琴匹配,正确调整口腔内部开合,能选用益于音准的指法。皮埃尔还分享了每日必练内容以及音乐风格的诠释原则。

 

 

 

10日晚,皮埃尔·杰尼森单簧管独奏音乐会精彩呈现,现场气氛相当热烈,音乐厅座无虚席。音乐会由皮埃尔与浙音室内乐学院特聘钢琴家史佳怡教授合作完成。皮埃尔甄选了肖松的《行板与快板》、维多的《引子与回旋》、布列兹的《领域》、普朗克的《奏鸣曲》等最为经典的法国音乐以及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奏鸣曲》op.120,音乐风格跨越浪漫主义中期到新古典主义以及现代派音乐。

 

对于法国作品,皮埃尔精湛的演奏技巧华丽而轻盈地拂过音符,使听众丝毫没有察觉到作品的技法成分,而是充分领略到法国音乐的浪漫与迷人。而勃拉姆斯的作品需要演奏家极强的控制力和耐力,皮埃尔正是一位开拓古典音乐可能性最前沿的音乐家,他在演奏中运用强烈的音色对比,使f小调的调性色彩更具张力,情感变得格外敏感,和声色彩层次更加分明,与钢琴家史教授联袂展露出勃氏音乐的诗意和智性。

 

 

 

 

伴随着听众热烈激情的掌声,皮埃尔多次返场,最后加演了2首作品。一首是意大利作曲家曼加尼为董德君教授谱写的新作《来自中国的旋律》,另一首是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三首前奏曲》,无论是前者简单而优美的旋律,还是后者俏皮而热情的音乐,经皮埃尔的生动诠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场上气氛高潮迭起,听众久久不愿离去。

 

 

 


 

文字 | 黄俊睿

编辑 | 何源千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