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室内乐音乐节|刘弋维与杭州四重奏专场音乐会

发布时间:2023-11-20

     1116日晚,巴扬演奏家刘弋维和杭州四重奏现代音乐厅为听众们上演了一场精彩演出。演奏家们忘我的演表演,让悠扬的旋律余音绕耳,给听众们带去独特的视听感受。

      音乐会由刘弋维的巴扬独奏开场,她首先演奏的是意大利“古奏鸣曲之父”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作品《D大调奏鸣曲》K.29。D·斯卡拉蒂是跨越巴洛克时期于古典时期最为杰出的作曲家、古钢琴演奏家之一。这首《D大调奏鸣曲》K.29是其键盘奏鸣曲中最优秀的代表作之一。乐曲由坚定到轻松愉悦,再至热烈,有着西班牙民间舞蹈的浪漫风味,多次模仿小号与西班牙民间吉他,描绘出载歌载舞的诗意浪漫场面。刘弋维以超高的演奏水平将乐曲完美展现,清晰明亮、富有颗粒性的声音与气质完美表现了曲子的风格韵味。接下来演奏的是由俄罗斯巴扬手风琴演奏家谢尔盖·沃依腾科自创的抒情原创作品《揭秘》。乐曲充满神秘,悠扬动听的同时又透露着点点忧伤、细腻婉转,好似在讲述一个唯美的故事,如泣如诉。第三首曲子是米格·优勒的《小奏鸣曲》。整首曲子由三个乐章组成:奏鸣曲,舞曲,回旋曲组成。曲式欢快跳跃,优雅动听,为听众带去视听享受。

      独奏的结尾是维萨里昂·别林斯基的《西班牙组曲》,选取了第一乐章序曲、第六乐章在摇篮旁与第七乐章西班牙之歌,整个组曲气势恢宏。她的演奏不仅敏捷活泼,而且生动且充满灵性,音乐的形象瞬时变得更加立体,细腻地将不同曲目的精彩之处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她清晰、扎实的技术也为乐曲注入了别样的色彩,在终曲处掀起了持续澎湃的力量,震撼人心。

      之后是刘弋维与杭州四重奏带来的五重奏表演,首先带来的是改编自迪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为《五首小品——为双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结构和音乐上都通俗易懂,以丰富的表现力与优美的音乐而广为流传,包括了《序曲》《加沃特舞曲》《哀歌》《华尔兹圆舞曲》《波尔卡舞曲》五首不同作品,其中第一首《前奏曲》以及第五首《波尔卡》为表现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特性,其余三首分别为安静轻快节奏、悲伤的哀歌以及华尔兹舞曲。五首作品均为三步式曲调,由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组成,围绕着浪漫元素进行,虽然整体风格的转化没有太多变化,只是在乐章与乐章之间进行情绪的变化。

      紧接着的《世纪·风行》是2021年委约作曲家刘灏为巴扬与弦乐四重奏创作的,整首作品是以海派文化为基本艺术依托进行创作的,以音乐语言描绘融合了具有传统文化特征和民族文化特点的艺术形式。既有传统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皮亚佐拉的火热,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

      然后带来的是由晏超改编陈钢编曲的经典名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7/8拍的旋律,使主题显得灵活,富于动感。旋律中出现的增二度特性音程和装饰性半音,构成音的组织关系,成为作品的独特风味因素之一。此乐曲大胆采用自由、多变的“狂想曲”式的结构,同时吸收和借鉴了许多中国民间器乐的特殊表现手法,如新疆的民间乐器“冬不拉”的和弦拨奏手法,使作品在情感表达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又同时引入巴扬独特的音色,在审美效应上,则有机地将音乐的意境美以及优美、壮美和欢乐美融为一体,把多样的情感体验带给观众。乐曲的情感表达较好地将民族性和时代性、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了。塔吉克民族的豪情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奋发向上精神、人类共同的欢乐之情与塔吉克人独特的对欢乐的体验有机地融为一体。

      最后演奏的是张千一老师创作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北疆南疆》 室内乐版。在这个乐章里,通过巴扬迷人的歌唱性旋律,独特而又丰富的复合节拍律动,把北疆伊犁哈萨克族的浪漫和南疆喀什塔吉克族的豪放,通过慢与快、静与动、歌与舞的对比充分展示出来,让浩瀚丝路呈现出天人合一的音画交融。



来源 | 管弦系

编辑 | 方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