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实| 沸腾激情,拨响共富“和弦”
发布时间:2022-06-15
一场精彩的西洋管弦乐演奏会
上山下乡,
拨响共富和弦
「 以音符谱写管弦故事
以音律纪实管弦精彩 」
当西洋乐器遇见民族音乐、遇上美丽乡村,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东西方的碰撞
6月11日下午,浙江音乐学院管弦系的师生来到安吉县灵峰街道大竹园村文化礼堂,以默契的配合、精湛的技巧,打破时间跨度和东西方文化空间,为当地老百姓奉上了一场精彩的西洋管弦乐演奏会。
或清亮悠扬,或厚实温暖,或浑厚丰满,大中小提琴、长笛、单双簧管、圆号、巴松等等轮番登场。演奏者们还将乐器进行排列组合,用和谐的音色、丰富的表现力,对《瑶族舞曲》《梁祝》《唱支山歌给党听》《草原歌曲联奏》等经典作品进行演绎,用优美的乐声讲述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多彩的故事,带着大家领略了祖国大好河山。
文化家园
“文化礼堂是农村群众的文化家园,我们在这里举行演奏会,是希望能够发挥这个基层文化阵地更多作用。”
浙江音乐学院单簧管教授董德君还介绍,节目名单中有一首《礼赞中国》,为意大利作曲家朱塞佩·里柯达为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的原创作品,表达了他对中国的热爱与赞美。
当天特意为村民们进行演奏,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大家的文化自信。此次音乐还有137万余人次通过网络观看了演奏会直播,同时还被安吉新闻、中国蓝新闻、浙江城市广播电视报等媒体频频报道,效果极佳。
“共裕恳谈会”
本次演奏会已经不是管弦系“文艺轻骑兵”们第一次将艺术带入乡村,带入文化礼堂了。董德君主任表示,艺术入乡村,并非简单地在乡村举办一场演奏会、举行一场艺术活动,而是要用艺术的形式促进乡村的社会发展、文化发展、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和人的全面进步。
“共同富裕不仅需要物质富裕,也要精神富裕,而艺术恰好可以实现两者兼具”接下来,管弦系将继续用艺术来服务村民,让高雅音乐不“高冷”,也让村民们能“忙时拿锄头、闲时弹乐器”,将音乐带入邻里乡村,传播社会美育建设。
此外,我系还将与乡村一道,更加充分地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通过艺术赋能提升它们的附加值,实现物质共富与精神共富的齐头并进。
编辑 : 涂尚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