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浙江新闻中国蓝》:浙江音乐管弦系打造“快乐音乐教室” 助农村孩子圆音乐梦
发布时间:2018-07-27(《浙江新闻中国蓝》2018.07.26)音乐是什么?音乐是感情的表露,音乐使用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语言。最好的音乐应该就是能让每个平凡人都参与其中,并从中得到快乐。
浙江音乐学院管弦系与浙江省青基会、嘉兴团市委、秀洲团区委、《南湖晚报》“爱加艺”艺术公益项目等单位合作,开设“快乐音乐教室”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暑假10名“管小弦”再次走进嘉兴王店建设中心小学,开设弦乐、铜管打击乐、木管三个主题的音乐教室,义务教孩子们学习基础乐理、音乐赏析和演奏管弦乐器,为他们建立音乐的感性认识,为乡村孩子带去了音乐陪伴和入门启蒙。
学乐理、分声部排练、合练……那几天,在嘉兴市王店建设中心小学不时传出一群孩子学唱五线谱、演奏西洋乐器的声音和课间一起游戏的欢声笑语。
我传授,你聆听
乐理课程、音乐赏析
我和你都很“认真”
我指导, 你练习
分排、合排
我和你都“卖力”
“快乐音乐教室”的课程安排的满满当当,除了乐理、声乐、音乐赏析、乐器辅导外,也通过嘉兴市秀洲区团委等平台,招募安全自护课程、心理咨询课程、兴趣类课程教师,丰富“快乐音乐教室”夏令营课程内容。
几天下来,授课内容浅显易懂,由浅入深。经过“管小弦”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孩子们认真的学习,短短几天时间,大家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乐器演奏要领,并能够合作演奏简单的乐曲。
闭幕式上,嘉兴团市委、浙江音乐学院管弦系等单位负责人出席,王店建设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向浙江音乐学院的同学们赠送了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
为继续深化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我们该校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希望让更多乡村学校的孩子得到专业的音乐学习。
接下来让我们听听“管小弦”在实践中的收获
施佳灼:
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小朋友们围着我说很感谢我能来,哭着问我明年还来吗?我和其他志愿者一样,收下了他们精心准备的礼物,留下了自己QQ和手机号,一遍遍的承诺着我们明年7月再见。感谢……原来也是相互的。我坐在回学校的巴士上,看着手里这些意想不到的礼物。回想起他们的笑脸,回想起他们叫我“开开”。不由得,也感谢着这些嘉兴王店镇建设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感谢他们让我自知,让我在步入社会前有幸体会教师这一职业的不易;感谢他们让我成长,让我在不擅长的方面有所突破完善自我;感谢他们让我成熟,让我能以长辈的角度解决纠纷、传道授业。感谢后甚是想念,我会将我们浙音这种完善自我、帮助他人的正能量传承下去,就像我和孩子们所承诺的那样,明年七月,我们不见不散!最后,由衷的希望,他们可以一直带着这种在舞台上的自信,在未来的道路上,自信满满,大步向前。
叶子:
早间走在去学校的小路上,听得见清脆的鸟叫声、闻到属于特有的乡土气息、孩子们早早的来到教室,簇拥着讨论着他们的一片梦想天地而我又能看到他们那充满着渴望的双眼,听到他们那真挚纯真的歌声,我想这就是农村孩子们的独特所在。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嘉兴快乐音乐课堂的支教,回想着第一次站上讲台,面对一张张可爱的面孔,第一次听到学生喊“老师好”,那份激动现在仍旧记忆犹新。我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相亲相爱。一年过去了,小朋友们不仅仅是长高了长大了我在他们的学习能力中也看到了他们的进步,短短的一周已结束,经历了许多事情,点点滴滴,一次又一次地让我深思;经历了许多感动,大大小小,一次又一次地影响着我。我走进了农村中学教育,了解了农村中学教育的现状,认识到了农村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困难与艰辛,体味到了农村中学老师的酸甜苦辣。我们明年再见!
张计东:
今年是我第二次去嘉兴王店建设中心小学了,和第一次懵懂无知的我不一样,这一次多了许多情怀。我们的主题是快乐音乐教室,在这短短的一周之内,我们教会了孩子们许多的音乐知识,同时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作为志愿者的我们也得到了许多的快乐。但对于我来说,这次我却掺杂了一些感情:对孩子们的不舍。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周时间,但是我已经与这群学生建立起了深深的感情,不只是上一年教过的学生,还有今年刚参加这个集训的新生,即将离开的那一刻,他们不舍得我们走,问我们明年还会不会来,我作为一个男生也不争气的流下了眼泪,明年我就大四毕业了,但我还是哭着对孩子们说,我一定会来的!这一次的我不仅仅得到知识,经验与快乐,最重要的是体会到了人生的那一份情怀,那种感觉说不明道不清,但却让我的人生充实了许多。如果明年还有机会的话,我还会再来的,我保证!
张晨旭:
我在这次活动中也收获很多,有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志愿者招募,第一次服装设计,当时虽然有很多抱怨,但是一点一点一件一件,也这么完成了。组织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我想对同学们说声谢谢,我们成就了他们,他们也成就可我们,就拿我来说,开学以后就要大四了,毕业以后我有很大的可能会去当一名人民教师,在我大学期间的最后一个暑假,是他们让我又以老师的身份度过了七天,让我对老师的身份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以后得工作积累经验。
张晓帆:
这次活动,收获了不同的人生感悟。第一次体会到成为教师的不易,第一次感受到很多事情需要亲身体验才能更好地让自己成长,第一次明白自己的价值在于学会付出和精心地播种。
虽然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是尽善尽美,如文艺汇演准备时间较为仓促等,但它作为一次宝贵的经历,一定能为我们以后的社会实践提供了经验与教训,相信在下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能表现地更加出色
感谢暑期实践,让我们的人生不再彷徨,让我们有勇气学会成长。
杨璐:
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这一周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张智豪:
通过这一次的上课经历后,我发现在我教别人东西的时候,十分的耐心和细心,但是我在练习自己专业的时候却连他们的一半都不到,我需要反思一下!一周的时间一过,我发现我很喜欢这些孩子,从一开始的好奇到之后的愁和怕再到最后的不舍,我发现当我结束的那天一回到寝室,我的心里空荡荡的,甚至忽然有一种没跟他们在一起,我的生活好像没有意义了!最后我只想说我喜欢这些孩子,我爱这些孩子!我认为这才是我这次社会实践的最大收获了!
李天杰:
经历过七天的夏令营,我的教学能力又有了新的提升,纠正一个错误的演奏方法,比传授一个新的学生更难,因为他需要彻底改掉原有的演奏习惯,这让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能力。
七天的时间我尽力去做到最好,倾囊相授,可能对学生过于严苛,但是时间短任务重是暑期夏令营的特点,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令我欣慰的是孩子很配合我的工作,在第二天的时候,我们就建立了默契。我走进教室站在上课的位置,孩子们自觉的将板凳摆好,乐器盒排放好,坐好等我上课,一双双对知识渴求的眼光,一次次的支撑体会,使得学生们在短短的七天里有了较大的提升。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做任何事情就是一个态度的问题,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的心,静下心来,因材施教就一定能教出优秀的学生。这一点我坚信,只要教学能力不够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此之后我会更加努力,为中小学管乐普及献出自己的青春。
沈阳:
让孩子有一个近期的目标十分重要,然后为之努力,我本次支教对他们的要求就是了解与学好基本音乐理论,只有打好基础才能走的更远。当然这也是有难度的,同时也是对我的考验。我要让我的每一节课都会给同学们带去收获,同时也充分利用支教的时间,为同学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她们在音乐方面有更好的提高,只要能够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也会感到欣慰。我想通过我能给他们带来一缕清新的空气,让他们了解如何演奏与表达。我将把这段经历永远地珍藏在心里,通过支教才知道当一位人民教师有多么不容易有多少付出。是“支教”生活给了我这一段无极限的体验和感受,给我的人生留下了笔财富,生命因为它而更加丰富和精彩。
“快乐音乐教室”社会实践活动,是集“思政教育、艺术教育、实践教育”三位一体的艺术实践活动。
是一个大学生通过社会大环境检验自己的思政教育过程,和环境影响的合力桥梁,通过“社会环境营造”,使得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导向作用,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提升思政工作的针对性。
是一个充分结合管弦系专业优势的艺术教育过程,通过活动,使得学生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在一次次排练中学生努力做到更好,这是对校训“事必尽善”的做好诠释,不仅仅提高专业学习的主动性,更是有助于提升学生音乐舞台表现力。
是一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教育过程,音乐高校学生主动服务乡村、洞察社会、感受社会的尝试,有助于提升学生将艺术实践根深大地的意识,促进乡村文化教育、文化艺术走进公众,奉献微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我们将“快乐音乐教室”进行到底……
编辑:沈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