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际室内乐节:浙江音乐学院首届国际室内乐音乐节开幕式 暨浙江音乐学院室内乐团专场音乐会

发布时间:2017-10-20

640.jpg

        杭州的秋丹桂飘香,伴随着雨水的淅淅沥沥,遍地桂花的金黄还弥留着最后一丝余香。今日的标准音乐厅却没有因连绵的雨而无人问津,相反今天到场的除了本校师生外还有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教授、演奏家。

        10月16日,我校迎来浙江音乐学院首届国际室内乐音乐节暨室内乐演奏比赛的开幕式音乐会。本次活动历时12天,届时将有来自德国、荷兰、意大利、英国、法国、苏格兰、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俄罗斯和中国11个国家的专家,由中央、中国、上海、天津、西安、武汉、四川音乐学院等全国十一所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及浙江省三个职业交响乐团的200余位演奏家、22个室内乐组合汇聚一堂,共同完成22场音乐会、17场大师班和学术讲座。

        开场前,音乐厅已座无虚席,管弦系管乐团早已在门口奏响《中国军魂》《龙舌兰》,听众纷纷侧身倾听,深感振奋。管弦系主任董德君教授和中国室内乐学会会长陈允教授致辞,陈教授谦逊地表示“激动地说不出更精彩的话语”。音乐会由我院作曲指挥系高健担任指挥,带领浙江音乐学院室内乐团和听众们从巴洛克晚期遨游到古典主义早期。

        上半场曲目是维瓦尔第的《四季》,这部作品创作于1725年,是音乐史上第一次以标题音乐的方式谱写协奏曲,由四首三乐章的协奏曲分别描绘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全曲由蜚声国际的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大学部最年轻的副教授高参担任独奏小提琴,由我院室内乐团协奏。伴着指挥棒一挥,高参老师的小提琴干净透彻的声音就已经把观众带入了春一般的明媚中,他手上的每一个动作和小提琴的每一个声音都彰显了技艺的高超,比如弓子的分配保持每一弓都是全弓、非常小的换弦角度和特殊的揉弦技巧等。整曲下来小提琴与乐队的协奏极其协调,时而与乐队融为一体,时而带领整支乐队声音却又不显突兀,每个季节的十四行诗也在舞台最右侧的大屏幕上完美的搭配在各乐段和乐句上。曲毕,观众意犹未尽,高参老师带来返场曲目柴科夫斯基的《俄罗斯舞曲》,乐曲多变的节奏在高老师娴熟的技巧下一张一弛把握的恰到好处。

        下半场曲目是古典主义时期莫扎特的《降E大调小提琴与中提琴交响协奏曲》,大约完成于1779年,是莫扎特将最大限度的技巧性和最高的音乐表现合为一体的一部交响协奏曲,共分为三个乐章。本曲小提琴由青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谢昊明老师担任,中提琴我院中提琴演奏家刘瓅元老师。第一乐章的主题由小提琴和中提琴相间八度奏出,像是竞争却不分上下;第二乐章音乐抒情、高雅,两位老师手中的琴似是在“互诉衷肠”;第三乐章听来更加丰富多彩,圆号和双簧管奏出谐谑的短句、弦乐奏出经过句,两个主题在小提琴与中提琴上轮流呈现,它们时而分开时而交织,似合奏、似伴奏、似竞争,弓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此部协奏曲独奏乐器部分的技术极复杂,谢昊明老师的装饰音极其干净和灵活,在身体的一张一合间把音乐揉进了小提琴中;刘瓅元老师的技巧搭配中提琴特有的音色使音乐显得如羽毛般温柔,音乐表现力一流。在高健老师激情的指挥下,一对一答与弦乐团默契的配合使本场音乐会完美结束。

文/音乐学系孙姝娴

杭州的秋丹桂飘香,伴随着雨水的淅淅沥沥,遍地桂花的金黄还弥留着最后一丝余香。今日的标准音乐厅却没有因连绵的雨而无人问津,相反今天到场的除了本校师生外还有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教授、演奏家。

        10月16日,我校迎来浙江音乐学院首届国际室内乐音乐节暨室内乐演奏比赛的开幕式音乐会。本次活动历时12天,届时将有来自德国、荷兰、意大利、英国、法国、苏格兰、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俄罗斯和中国11个国家的专家,由中央、中国、上海、天津、西安、武汉、四川音乐学院等全国十一所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及浙江省三个职业交响乐团的200余位演奏家、22个室内乐组合汇聚一堂,共同完成22场音乐会、17场大师班和学术讲座。

        开场前,音乐厅已座无虚席,管弦系管乐团早已在门口奏响《中国军魂》《龙舌兰》,听众纷纷侧身倾听,深感振奋。管弦系主任董德君教授和中国室内乐学会会长陈允教授致辞,陈教授谦逊地表示“激动地说不出更精彩的话语”。音乐会由我院作曲指挥系高健担任指挥,带领浙江音乐学院室内乐团和听众们从巴洛克晚期遨游到古典主义早期。

        上半场曲目是维瓦尔第的《四季》,这部作品创作于1725年,是音乐史上第一次以标题音乐的方式谱写协奏曲,由四首三乐章的协奏曲分别描绘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全曲由蜚声国际的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大学部最年轻的副教授高参担任独奏小提琴,由我院室内乐团协奏。伴着指挥棒一挥,高参老师的小提琴干净透彻的声音就已经把观众带入了春一般的明媚中,他手上的每一个动作和小提琴的每一个声音都彰显了技艺的高超,比如弓子的分配保持每一弓都是全弓、非常小的换弦角度和特殊的揉弦技巧等。整曲下来小提琴与乐队的协奏极其协调,时而与乐队融为一体,时而带领整支乐队声音却又不显突兀,每个季节的十四行诗也在舞台最右侧的大屏幕上完美的搭配在各乐段和乐句上。曲毕,观众意犹未尽,高参老师带来返场曲目柴科夫斯基的《俄罗斯舞曲》,乐曲多变的节奏在高老师娴熟的技巧下一张一弛把握的恰到好处。

        下半场曲目是古典主义时期莫扎特的《降E大调小提琴与中提琴交响协奏曲》,大约完成于1779年,是莫扎特将最大限度的技巧性和最高的音乐表现合为一体的一部交响协奏曲,共分为三个乐章。本曲小提琴由青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谢昊明老师担任,中提琴我院中提琴演奏家刘瓅元老师。第一乐章的主题由小提琴和中提琴相间八度奏出,像是竞争却不分上下;第二乐章音乐抒情、高雅,两位老师手中的琴似是在“互诉衷肠”;第三乐章听来更加丰富多彩,圆号和双簧管奏出谐谑的短句、弦乐奏出经过句,两个主题在小提琴与中提琴上轮流呈现,它们时而分开时而交织,似合奏、似伴奏、似竞争,弓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此部协奏曲独奏乐器部分的技术极复杂,谢昊明老师的装饰音极其干净和灵活,在身体的一张一合间把音乐揉进了小提琴中;刘瓅元老师的技巧搭配中提琴特有的音色使音乐显得如羽毛般温柔,音乐表现力一流。在高健老师激情的指挥下,一对一答与弦乐团默契的配合使本场音乐会完美结束。

编辑:周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