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介绍18丨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管乐艺术表演及评论人才培训》

发布时间:2024-08-07

师资介绍——Micky Wroblesk

 

2022年,米奇·沃布莱斯基被任命为苏州交响乐团大号首席。

米奇(Micky)在12岁时就开始了萨克斯而非大号的音乐训练。短短两年后,米奇改用大号,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余生。

米奇在明尼苏达州弗吉尼亚州(明尼苏达州北部铁岭的中心)长大,除了高中乐队、管弦乐队和合唱团之外,几乎没有其他音乐学习渠道。米奇在维吉尼亚中学时参加了所有三个乐团。米奇并不满足,在开始研究大号后的两年内,他进入了两个专业乐团。

第一个是与梅萨比社区管弦乐团一起表演大号,该管弦乐团由大梅萨比地区的当地音乐家组成,由克里斯汀·莫罗尼博士的指导。米奇也成为了双港管乐团的成员,该管乐团由明尼苏达州和威斯康辛州的专业音乐家组成,由著名作曲家和指挥家蒂莫西·马尔博士指导。正是在这段时间,米奇作为独奏家、作曲家与明尼苏达大学德卢斯管乐团首次公开演出,在蒂莫西·马尔博士的指挥下,演奏了他的大号和乐队协奏曲的第一乐章。

1997年,米奇被任命为世界著名的芝加哥交响乐团的训练乐团-芝加哥市民管弦乐团的大号首席。在芝加哥期间,除了与公民管弦乐团合作外,米奇还多次作为临时演员和替补音乐家出现在芝加哥交响乐团。米奇曾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演出,并作为独奏家与北京交响乐团合作,演奏美国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的大号与管弦乐队协奏曲。米奇曾作为替补或额外音乐家与中国、韩国和美国等地的乐团合作演出,并多次以独奏家身份与台北管乐团合作。在北京期间,米奇与北京交响乐团保持著严格的排练和表演、教导私人学生、举办独奏会、在铜管室内乐节目中表演、作曲和编曲。除此之外,他还是北京各大录音室的首选喇叭。他的声音出现在数百张电视、广播、教育、舞蹈、流行音乐和电影唱片中。  

米奇也是一位备受追捧的教育家。他在亚洲各地开设了大师班,并于2010年至2021年担任中国音乐学院大号兼职教授。他的学生在全国各地担任大号首席职务和教学职务,并在世界各地攻读高级学位。

米奇登上了2014年秋季国际大号上低音号协会季刊的封面,并接受了他们的特别部分“来自BackRow”,一篇专门介绍世界各地专业大号和次中号演奏者的见解、历史和建议的文章。

米奇作为独奏家,受委託和被委託创作了许多为大号创作的作品。

身为作曲家和编曲家,米奇的作品已被世界上最优秀的音乐家演奏和录製,从亚洲到欧洲再到美国,目前还有许多专案正在开发中。

 

师资介绍——沈逸文

 

沈逸文,博士,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教育家,是当今国际乐坛最全面的艺术家之一。现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天津茱莉亚学院预科部、浙江音乐学院室内乐学院。

沈逸文的创作领域广泛,作品经常上演于六大洲的音乐节及顶级剧院。《纽约时报》评论其作品“继承了巴伯和罗雷姆的曲风,清晰、简洁却又抒情”, “是一幅生动、绚丽多彩的油画”。他曾获得第四届中国音乐最高奖项“金钟奖”银奖(金奖空缺)、文化部第十二届全国音乐作品三等奖和第十五届全国音乐作品优秀奖、首届中国(成都)单簧管中国风格作品比赛第二名、上海文艺创作优秀单项成果奖、美国SCI/ASCAP作曲比赛第一名,美国作曲家协会青年作曲家大奖、美国纽约作曲比赛第二名(第一名空缺)、茱莉亚学院最佳乐队作品奖和最佳室内乐作品奖等。

他的作品多次被北京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美国阿尔巴尼交响乐团、美国交响乐团、明尼苏达交响乐团、纳什维尔交响乐团和茱莉亚管弦乐团等委约,在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上海音乐厅、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纽约林肯中心等地上演。

2011年受卡内基音乐厅委约创作声乐套曲《送友人》。2012年受邀并携委约作品《将进酒》随美国巴德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在中国多个城市进行巡演。2014年受邀为中央芭蕾舞团创作原创舞剧《哈姆雷特》。2015年再次受邀,创作大型原创舞剧《鹤魂》,并被列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2018年受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夏季音乐节委约,推出了国内首部自主打造的交响电影音乐会《天书奇谭》。

作为指挥,沈逸文曾获得奥地利“维也纳学院”国际指挥比赛第一名、美国洛杉矶指挥比赛第一名、亚特兰大ICWC指挥比赛第一名等荣誉。先后成功执棒深圳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奥地利维也纳约瑟夫海顿交响乐团、波兰西里西亚爱乐乐团、北捷克爱乐乐团、捷克卡罗维发利交响乐团、匈牙利MAV交响乐团、意大利大希腊交响乐团、罗马尼亚皇家室内乐团、布加勒斯特爱乐乐团、布加勒斯特交响乐团、布拉索夫爱乐乐团、茱莉亚管弦乐团、天津茱莉亚管弦乐团、中国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美国普林斯乔治爱乐乐团、斯普林菲尔德交响乐团、马里兰大学交响乐团并担任马里兰大学文献乐团总监。

沈逸文曾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并直升上海音乐学院。赴美后在巴德音乐学院、马里兰大学、茱莉亚学院攻读作曲、指挥、钢琴、德语研究,最终获得茱莉亚学院博士。他曾在纽约茱莉亚学院任教,并担任天津茱莉亚学院首任演出事务总监。

 

 


 

来源 | 《管乐艺术表演及评论人才培训》项目工作组、管弦系

编辑 | 蔡晴芳菲